圍術期低體溫可導致許多并發癥的發生,包括凝血功能障礙、心臟病及手術傷口感染抵抗力降低等。為預防圍術期低體溫,常采取加溫輸液以保持體溫,對于預防輸液后體溫降低,以及引起相關**反應方面具有深遠的意義[1,2]。
1 加溫輸液與圍術期低體溫
1.1 誘因 患者在手術期間容易發生低體溫,常被醫務人員忽視,約有50%手術患者的體溫可以低于36℃[3]。造成術中低體溫,還有其它原因,如手術間室溫低、大量輸注低室溫下存放的液體、長時間手術的體腔散熱,以及**藥對體溫調節**的抑制等。麻醉下的被動性體溫降低是患者體溫調節功能受損和外界低溫因素的共同結果,尤其以術中輸入大量低室溫下存放的液體,可引起“冷稀釋”[4]。據報道,**靜脈輸注1升低溫度液體,體溫可下降約0.25℃[1]。因此,在大量輸注低溫液體或血液時,有必要采用加溫輸液裝置以防止體溫降低。陳氏等[5] 對60例非急癥硬膜外麻醉下腹部及下肢手術的患者進行觀察,加溫組與對照組患者術后的體溫均比術前有降低,且有顯著性差異,提示加溫輸液并不能阻止體溫下降的趨勢,但是除下腹部手術患者的肛溫無明顯變化外,其它加溫組患者的術前與術后肛溫和腋溫的下降幅度均小于對照組。提示加溫輸液可在程度上減少術中低體溫的發生。有人將靜脈輸注液體加溫至37℃,認為可以預防發生低體溫[6,7]。
1.2 病理生理及預后 體溫適度下降可降低細胞氧耗,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力,對機體產生保護。心臟手術中將體溫降到28℃,可保護心肌和**神經系統;主動脈弓手術中需將溫度降至20℃以下,目的在于保護大腦。但低體溫有可能引起一些**反應。
1.2.1 **功能 有研究表明,輕度體溫降低可直接損害機體**功能,尤其是抑制中性粒細胞的氧化殺傷,減少多核白細胞向感染部位移動,降低皮膚血流量和氧供,抑制對氧的攝取,增加傷口感染率[8]。此外,圍術期低體溫還與蛋白質消耗和骨膠質合成減少有相關性。在擇期結腸切除手術中出現低體溫的患者其傷口感染率可增加2倍,住院時間可延長約20%。
1.2.2 凝血功能 輕度體溫降低可使血小板數量減少、活性降低,凝血因子活性減低,且超常纖溶系統活性,由此可致出血時間延長[9,10]。嚴重低溫可誘發DIC。有人觀察到:出血時間與皮膚溫度呈反比,出血量與傷口溫度呈反比。實驗表明[11],圍術期的體溫降低顯著增加失血量和輸血需求,可導致靜脈淤滯和部氧供減少,容易誘發深靜脈血栓形成。杜氏等[12]對5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輸入不同溫度的液體,采取自身對照比較,觀察甲襞微循環的血流速度及紅細胞聚集情況,以及控溫輸液對機體微循環狀態的影響,結論是低溫輸液中微循環血流速度降低,血細胞聚集度升高,提高液體溫度輸液微循環情況可基本恢復至輸液前狀態,實控溫輸液對維持微循環功能有利。對伴存微循環功能障礙患者如心肌梗塞、腦梗塞等需要長期輸液時,控溫輸液可列為一項效果肯定的輔助**手段。
1.2.3 循環功能 低溫下肺血管對缺氧的反應性降低,V/Q比例失調,可致缺氧加重。體溫降低1.5℃,心動過速和心臟**的發生率可增加2倍。中度低溫(31℃)可抑制缺氧性肺血管收縮反應(HPV)的50%[13,14]。Frank等發現[15]術中低溫的患者,術后心肌缺血的發生率是術中體溫正常者的3倍。Steven等對300例具有冠心病危險因素是手術患者進行前瞻性隨機研究,表明圍術期進行加溫輸液可保持正常體溫,從而可減少心臟**和心動過速的發生[16]。寒冷可引起心肌傳導功能和心肌收縮力降低,并可在某些吸入**藥(如氟烷)下加重。當溫度低于正常1.5℃時,室速和心臟異常的發生率可增加2倍。Cornelius等[17]研究表明,低溫可引起低血鉀,在范圍內的體溫降低與鉀降低呈正比。低血鉀是導致室速和室顫的重要原因,嚴重時還可能引起心力衰竭。低溫還可降低心肌對兒茶酚胺的反應性。再者,低溫引起的寒戰可顯著增加圍術期氧耗和二氧化碳生成。據統計,麻醉復蘇期,未作有效加溫處理的患者其寒戰發生率約為40%,耗氧量增加48.6%,可導致心肌氧代謝失衡[18]。
1.2.4 預后 低體溫將延緩術后恢復,在低體溫下多數**的代謝速度減慢。體溫下降2℃,Vecuronium的時間可延長1倍多。**代謝的延緩可顯著延長麻醉復蘇時間,術后恢復室停留時間和住院時間均延長。還有研究還表明[19],低體溫患者的死亡率高于體溫正常者,對嚴重創傷者尤其明顯,體溫下降2℃~3℃的死亡率明顯增高;溫度降至32℃者的死亡率為。在ICU的一項研究發現,低溫持續2小時者,死亡率為24%,而在同等條件下維持體溫正常者,死亡率僅4%。對多個醫療[20] 1575例患者進行流行病調查發現,圍術期施行加溫輸液,患者體溫正常或>36℃者,死亡率可降低55%;術后心肌梗塞率可降低44%;術中輸血量可減少40%(紅細胞減少86%,用量減少79%,血小板減少78%);術后輔助通氣減少34%;術后傷口感染機會降低64%;ICU停留時間減少43%;住院時間減少40%。
2 加溫輸液技術
2.1 方法
福意聯手術室恒溫箱可用于手術室加溫生理鹽水、沖洗液、碘伏等液體的加溫。也可用于庫血的回溫到37度。可用在放射科用于造影劑的恒溫保存??捎糜陂T診用于甘露醇的保溫防止甘露醇低溫結晶等。
使用恒溫液體后,減少了病人的寒顫,讓患者更加舒適,尤其對普外科、婦產科及硬膜外麻醉的病人,恒溫液體更能維持內環境的穩定及血流動力學的平穩,利于早期蘇醒。
人體的一切生命活動均是以新陳代謝為基礎的,而恒溫的體溫則是新陳代謝正常代謝的必要條件。對于一般正常人來說,輸液的液體溫度對人體影響較小,但是對手術患者來說,液體溫度過低會影響酶的活性,從而影響新陳代謝的正常運行。在以往條件不足的情況下,只能給患者輸入大量低溫的液體,這給麻醉工作帶來了的力。
經過恒溫箱加溫過的恒溫的液體不僅可以放心地輸入患者體內,還可以廣泛用于切口沖洗。據研究表明,在術中使用恒溫液體對麻醉恢復及降低手術切口感染率都是有幫助的。
.jpg)